随着胤禔权力的日益增长,争位局势也逐渐加剧。最初,胤禔和太子胤礽之间的争斗较为隐蔽,但随着康熙频繁带着胤禔外出,胤礽则留在京城监国,且多次让康熙失望,胤禔便利用机会向康熙揭露胤礽的过错,逐渐动摇了康熙对太子胤礽的信任。康熙因此开始怀疑胤礽是否适合继位,并着手清除与胤礽有关的势力。最终,康熙在1708年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,胤禔趁机向康熙进言,表示自己忠心耿耿,并进一步加大了争取太子之位的行动。
然而,胤禔的野心暴露,引发了康熙的极度不满。康熙在得知胤禔不仅想暗杀弟弟胤礽,还提出扶持胤禩为太子的计划后,怒不可遏。当时康熙公开谴责胤禔为“乱臣贼子”,并迅速下令将胤禔和胤禩一起圈禁。康熙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胤禔的背叛,还因为他对亲弟弟的残忍心思,让康熙彻底失去了对胤禔的信任。
尽管胤禔最终被圈禁,但他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远不如其他兄弟。与胤禔的暴露相比,胤祉和胤禛(后来的雍正)则表现出与胤礽的兄弟情谊,对胤礽进行了辩护,未曾落井下石,这让康熙感到欣慰,认为他们更适合继位。胤禔的自作聪明导致了自己深陷囹圄,而胤禩也因胤禔的所作所为,深受康熙猜疑。
被圈禁后的胤禔虽然丧失了政治权利,但他在圈禁中的生活并非贫困潦倒。由于圈禁的地点是他以前的直郡王府,他实际上仍能享受相对优渥的生活。他每天的消遣就是育子,他共生育了29个子女,其中20个是在被圈禁后诞生的。这也让他在一定程度上为清朝皇室的继承人贡献了力量。
胤禔最终在圈禁26年后去世,享年63岁。尽管他未得到像其他皇子一样的追封,但康熙临终时依旧表示要雍正善待他和胤礽,这显示出康熙对这两位儿子的关怀。然而,雍正继位后,虽然遵照遗诏善待两位被圈禁的兄长,胤禔依然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,反而因其行为恶劣,成为历史中的负面角色。
那么,如果你处在胤禔的位置,是选择享受这份圈禁生活的宁静与奢华,还是投入那场权力的漩涡,争夺皇位呢?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